科技的发展总是令人来不及遐想,十年前我们的手机能登QQ就觉得十分满足。可现如今,智能手机不再仅仅是个手机,已经成为集通信、社交、娱乐、支付以及工作的必须品,大家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我们时常看着好莱坞大片里的手机,感觉电影中展示的手机十分的前卫,也曾幻想过未来我们的手机也将如此。
手机发展了这些年,不少技术方面已经遇到了瓶颈,譬如电池很难获得突破。面临技术发展瓶颈的窘境,厂商们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些妥协。例如针对电池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厂商只能通过快充等技术间接提高手机的续航性能。值得一提的是,从近几年的市场来看,屏幕作为用户每天第一眼接触手机的信息获取部件,其形态变革比我们预想的来得更快。那么,手机未来的形态将会变成怎样?
双面曲屏手机将普及
当三星推出Galaxy Note edge的时候,想必其当时也没想到曲面屏会如此受市场欢迎。然而,当Galaxy S6 edge登台亮相之后,双曲面屏手机成为行业的焦点。当时便有不少分析师预言,曲面屏将是一个发展趋势。
Galaxy Note edge
现在看来,双曲面屏的方案确实成为了一种潮流,譬如vivo、小米、华为和荣耀也已经相继推出了双曲面屏的机型。此外,还有消息称魅族、ZUK等厂商也有计划推出曲面屏手机。当然,更重要的是三星双曲屏的产量得到了提升,而且已经开始给其它厂商供应。此外,LG和夏普也已经投产OLED柔性屏,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曲面屏手机。
全面屏手机也是一大亮点
在屏幕无边框这条道路上,国产厂商已经走了很多年,然而大家都停留在“ID无边框”的阶段,大多采用2.5D玻璃制造的的视觉无边框效果,而非真正的无边框。要想在这个阵营站住脚,只有拿出真正的无边框手机才能更有说服力,然而这条路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到达。在这个时候,小米MIX的出现就为创新开了一个好头,该机发布后也受到了广泛的追捧。
小米MIX
小米MIX提出全面屏的概念之后,这种特殊的机身设计成为行业焦点,而且也传出了其它厂商采用全面屏设计的概念机。例如,近日有网友曝光了索尼Xperia Edge概念手机,这也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索尼Xperia Edge概念手机
索尼Xperia Edge概念手机
如果想要实现全面屏手机的设计,前提必须解决听筒和感应器的问题。不过,随着设计的进步,如今已经有不少可行的方案,譬如小米的“悬臂压电陶瓷导声”以及超声波距离感应器。由此可见,全面屏手机亦有可以成为未来手机设计的方向。
拆叠手机可能比你想像更真实
说到拆叠手机,可能很多网友觉得非常科幻。然而,折叠手机比你想像的更真实。实际上,两年前便已经有消息称三星在研发可折叠的柔性屏幕,而且如今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韩国现代证券分析师金东万表示,拆叠手机将在2017年走向大众市场,三星和LG极有可能最先推出折叠手机,然后苹果和Google预计在2018年发布类似的产品。
折叠屏概念手机
这意味着,三星和LG都有望在2017年底推出可折叠手机,这将是继曲面屏之后,手机行业的又一次显著革新。值得一提的是,前段时间有消息曝光了三星拆叠手机的设计专利,这也预示了折叠手机将很快走进现实。
折叠屏手机概念图
当然,折叠屏即使能够量产,还需要其他零件厂商的配合。包括玻璃面板和电池组件,它们无法像柔性屏幕那样轻易做到弯曲。不过有消息谈到,某些上游供应商已经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良品率以及收益率(影响成品最终定价)还需要厂商们去磨合。
手机未来还有什么新形态的设计?
现在离我们最近的应该就是全面屏的变革,而伴随全面屏的产生就会衍生一些新技术,譬如屏幕指纹识别,这也是近几年呼声比较高的一项技术。指纹识别经过了几年的发展,现有的指纹识别依然需要在一个小指纹模块中才能解锁,这么一来,屏幕指纹识别的概念由此而来。
屏幕指纹识别
这项技术的前身就是目前部分厂商们采用的超声波指纹识别,采取超声波的扫描方式,不需要电容传感器或者按钮,可以隐藏于多种材质下面。例如前段时间发布的小米5S就采用了超声波指纹识别,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并没能实现真正的屏幕指纹识别。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表示苹果前些年收购的一家指纹识别技术公司,推出了一种可以在屏幕处任意部位使用指纹识别的新技术专利。此外,LG也宣布了已经成功地把指纹识别传感器整合到屏幕面板里面。
写在最后:
看过《魔幻手机》的朋友,可能都梦想过有一天能够拥有这样的手机,虽然这是一部科幻片,拿现在的眼光看还显得有些不切实际。但科技的发展从未停止,就像两千年前的人类还没有宇宙这个概念,也从没想过人类会飞上太空。只有对未来不停的探索,才能衍生出更多人类未知的秘密,未来的事情谁也不好说,未来手机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无法预知。
透明概念手机
现有技术还未出现突破性进展的时候,我们能预知的也就是手机屏幕这一块的变革,全面屏和折叠屏极有可能是未来手机重要的突破。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期待科技巨头们的研究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ntutu.com/doc/107264.htm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