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新华社曾发表一篇名为《谁在打、怎么打、打给谁——骚扰电话生产链条调查》的文章,里面介绍了大量关于骚扰电话生产链条调查结果,在手机号码早已全面实名制的今天,骚扰电话依然成为社会的一块“牛皮癣”,让人防不胜防。
近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仍有少数不法分子利用短信和语音通话服务的方便快捷,向用户传播商业性骚扰电话等垃圾信息,给电信用户带来极大困扰。
骚扰电话仍屡禁不止
工信部还表示,前期,基础电信企业对短信端口治理普遍采取“先关停再复核再开放”的措施,对疑似垃圾信息的点对点短信大力进行拦截,在迅速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不良信息的传播形式随之呈现从短信向语音转移的趋势,骚扰电话问题开始抬头,“按下葫芦浮起瓢”。
关于电话销售公司靠什么打个不停的问题。工信部表示,垃圾信息的产生和传播有比较复杂的社会成因,主要涉及“商业需求旺盛、精准信息获取、主动营销扰民、线下交易达成”等四个关键环节,各环节紧密衔接、形成闭环。同时,由于对骚扰电话等垃圾信息发起的源头端和主要受益方即广告主的监管长期缺失,导致垃圾信息问题难以根治。
当然,商业广告类骚扰电话源头治理缺失是一方面,但为了能够有效治理也采取了措施。工信部也表示,近年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电子商务法等法律法规在制定修订时已将商业广告短信发送规范等内容纳入其中,但还未明确各部门对源头广告主的监管责任,还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ntutu.com/doc/110854.htm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