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Pixel 2XL,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它是前段时间谷歌刚刚发布的最新款“亲儿子”手机,同时也是官方承认的安卓机皇:骁龙835、全面屏、Android 8.0系统(马上就能优先升级8.1),还有那堪称“黑科技”的拍照,都让这台由LG代工的设备刚上市就收获了大量好评。
但是,好景不长。距离发售还不到一个月,在海外多个论坛上就接连曝出Pixel 2XL存在质量缺陷的消息——具体一点,就是屏幕出现了严重的亮度不均匀,俗称“阴阳屏”。
比如说,当Pixel 2 XL显示色彩较深的纯色画面时,屏幕的一部分亮度较为正常,而其他部分的亮度明显过高,观感泛白。
而当显示浅色画面时,屏幕又会有一部分明显泛黄,看起来非常恶心……
很显然,对于这样一款定位旗舰,又是谷歌“亲儿子”的手机来说,出现“阴阳屏”实在是非常尴尬,原本因为拍照出色而赢得的口碑也被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且,这也不禁令人惊讶:普遍被认为不具备背光单元,不可能发生背光均匀度不足的OLED屏居然也能出“阴阳屏”——这次LG的这个锅背得实在是又大又沉。
当然,“阴阳屏”这种糟糕的屏幕显示缺憾并非是这次Pixel 2XL的专利,事实上,它在LCD屏幕当中(特别是IPS屏幕——也是LG的“骄傲”)相当普遍,而且至今已经坑害了大量的手机、平板、阅读器……许多还都是价格不菲的高端设备!
2013年苹果发布了初代iPad Air——超薄的机身和业界首款64位处理器让这台平板受到广泛的瞩目,但是随之而来的“阴阳屏”问题却如同一盆冷水泼在了所有人头上:大面积爆发的半屏发绿、发红、发黄让用户吐槽连连,即使是Retina的高分辨率也遮掩不住偏色阴阳屏带来的糟糕视觉体验。
在这之后,“阴阳屏”继续困扰着苹果:2014年的iPhone6、2015年的iPhone6s连续两代都被发现屏幕上下亮度不均,部分或全部屏幕发黄……
由此可见,“阴阳屏”并不是个别现象,而且它似乎和相关设备的成本或是定位也没有太大关系。但这就带来了一个新问题: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阴阳屏”的出现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液晶屏的工作原理开始说起。首先,液晶屏(LCD)本身是不发光的,要想让屏幕上显示出图像,就必须有光照射在屏幕上——在屏幕前面装个灯实在是太蠢了,所以一般来说光源都位于屏幕的背面,也就是所谓的“背光系统”。
在某些高端液晶显示器或是旗舰级的液晶电视中,高亮度的光源直接排列在液晶面板下方,光线穿透液晶面板直射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直下式”背光。
直下式背光有很多好处:亮度高、均匀性好、色彩观感极佳、还能实现背光分区控制以增加屏幕对比度——但是,它耗电巨大、发热明显,而且会使得屏幕整体尺寸变厚变重,很显然,移动设备是无福消受“直下式背光”的。
结果就是,无论是近万元的iPad还是最便宜的“百元手机”,它们使用的都是一套被称为“侧入式”的背光设计。顾名思义,光源从屏幕的侧面射入,经过一个“导光板”将光线传递到液晶面板背部的所有角落。
导光板是什么样子的?去看看曲奇饼干盒子里的油纸就知道了。很显然,比起复杂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用一张纸就能解决问题的侧入式背光要更便宜、更薄、更节能……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导光板可不像光纤,光线在其中传播的时候损失其实很大,距离一远,亮度就会下降。结果自然就很明显:离光源近的地方和离光源远的地方,亮度差异就这么出来了。
比如说,在iPad Air上,苹果废弃了iPad 4屏幕两侧都有光源的设计,仅在屏幕一侧配置了高亮度的背光光源——结果,因为平板面积较大,导光板难以顺利地将光线分布到屏幕远端,所以就会出现“一边亮一边暗”的现象。
而在许多智能手机上,因为左右边框太窄,光源一般被布置在屏幕上下端,所以“阴阳屏”就就意味着屏幕“下面亮上面黑”或者“下面黑上面亮”。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明白“阴阳屏”的由来了?如果你足够机智,也许会想到:那是不是只要把屏幕四边都装上光源,就能消灭“阴阳屏”了呢?
这么胡搞,首先是会增大成本,让手机边框变厚(说不定还会发热);而更关键的是,就算周边都亮起来了,屏幕的中心部位却又会相对显得黑了……比如说Kindle Oasis就是这样一个悲剧。
总结一下的话,那就是只要是侧入式背光,就一定会出现屏幕亮度不均匀——不均匀得肉眼都能明显看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阴阳屏”了。
那么,难道就真的没有解决的办法了么?前面也说到过,还是有的——只要用自发光的屏幕,理论上就完全不会存在漏光、阴阳屏这样的问题了:比如说(除了LG产之外的)AMOLED就是如此(笑),而且它比起侧入式背光的液晶屏幕更薄、更亮、更节能,还能弯成各种曲面,这也难怪它会被认为是显示技术的“明日之星”了。
原创文章,作者:edito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ntutu.com/doc/111657.htm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