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都有着通信套餐,价格分为多个档位,包含的流量和语音时长均不相同,一般我们都是选择适合自己的套餐。
近日,《人民日报》发文表示,用户隔三差五就能接到营销电话,对方推荐客户升级套餐,对新增费用等一语带过甚至没有提及。
而且有些“免流”套餐名不符实,存在欺诈嫌疑。这类产品在宣传用语和资费细则上都存在“话术陷阱”,并且会使用小字写明一些限制。
所谓“免流量”并非不消耗流量,也不是免收流量费用,而是指所涉及手机程序可以使用一定数量的“专属流量”,一旦流量消耗超出限值,就会按照套餐外流量收费。
更换套餐同样有着套路,比如升级套餐通常只需打个电话即可,降档则是需要本人到营业厅办理,并且是说为了保护用户权益。
有网友表示,自己曾经是18元/月的套餐,被营销客服频繁打电话,最终升级到78元/月,询问客服是否能降到18元/月时,得到的回应是不能降级,需要先去到营业厅办理解除合约才能更改。
对此《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套餐更换升级容易但降档难,存在人为设置障碍等现象。不少消费者遇到了买套餐被误导、换套餐费周折等烦心事。
读者呼吁,相关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要重视对消费者的提醒和指导。
原创文章,作者:tangzhe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ntutu.com/doc/126182.htm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