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血统旗舰体验极致娱乐是高通给骁龙652处理器的定位,随着一大波骁龙650/652新品的诞生,在高性能市场上,2016年高通形成了顶配820、高端652的双旗舰矩阵,并吸引vivo X6S、Xplay5、三星Galaxy A9等新机前来助阵。尽管一系列基准测试表明骁龙652性能上直逼骁龙800系列,但也无法打消大家对65X系列的忧虑,在4月20日联合vivo举行的品鉴会上,高通Q博士针对骁龙652的规格细节进行了详解,并放出处理器路线图,600系列中14nm工艺制成的骁龙625将不日登场。
骁龙652品鉴会:性能仅次于820/625有戏
骁龙652处理器主要面向高端移动终端,集成出色的用户体验,同时保持业界领先的续航性能,用户体验方面分别包括:网络连接保持更快的下载速度,实现4K超清影音的拍摄和播放,随时随地畅玩沉浸式3D体验。
搭载骁龙652处理器的vivo Xplay5
性能方面骁龙652采用了64位4*A72+4*A53结构,大小核心搭配使用,在低功耗和低速度运行方面手机只需启动四个小核心,游戏视频应用时唤醒大核心,继而实现不同场景匹配。Q博士表示和骁龙810的A57相比,骁龙652更适合在移动端运行。
连接性能的优势丰富,配备X8 LTE调制解调器,实现高速4G+(Cat7)的双载波聚合网络连接,最大下载速率和上传速率高达300Mbps/100Mbps,相比此前普遍的50Mbps上传速率,随着个人分享变得越来越普遍,每个人都是自媒体,分享自己的点点滴滴成为更多人的习惯,因此高通此番优化了上传速度,让用户向周围人分享图片、视频时拥有更流畅的体验。
骁龙652在网络方面的另一个优势是拥有不同频带的组合,双卡方案升级到对4G+高清语音的支持,支持LTE数据+各种CS语音的双卡方案,Wi-Fi通话支持LTE通话的连续性。
GPU方面骁龙652采用的是Adreno 510图形处理器,支持强大的沉浸式高级图像和游戏体验,更是带来了图像渲染更加细致的曲面细分效果。尽管目前一些图形细节在不同的处理器上均可以展现,但不同的GPU在一些纹理渲染上效果不同,骁龙652拥有丰富的API指令集接口,调用OpenGL ES 3.1和Android扩展包实现更多场景的渲染需求,做到几何渲染和GPU曲面细分,满足骨灰级玩家的画面需求。
曲面细分
另外随着我们每个个体的数据消费量日益加剧,很多数据都通过内存读取,这就给功耗和读取速度都带来的巨大考验。骁龙652给出了内存压缩解决方案,将即将读取的数据进行压缩,通过内存读取之后在显示层面再次解压缩,从而解决内存带宽不足问题,在庞大数据面前实现更快速度的传送。
显示层面骁龙652支持2K分辨率的屏幕显示,以及1080P全高清投射的多屏互动。屏幕显示方面针对强光照射场景,骁龙652通过显示增强技术来感受光线强弱,进而让不同的显示内容得以调节,实现强光下的显示功耗的下降。
屏幕触摸方面还真对湿手操作做了优化,将传统触屏模块转移到主处理器身上,全新高通触屏控制模块拥有更快的触屏响应速度,即便屏幕有水仍不影响触控以及多指跟踪。生物识别转换、手套模式以及快速分屏操作、用户自定义触控手势等新功能也随着触控模块的到来实现更多流畅操作。
摄像头最大的改进是拥有两颗ISP,支持前置1300万和后置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双ISP支持2100万像素30fps和930MP/s的吞吐量以及陀螺仪防抖,实现高分辨率慢动作拍摄,以及图像视频动态范围增强。
另一大特点是加入了本地色调映色(LTM)增强技术,和传统的HDR相比有更多优势,比如HDR通过连续拍摄多张图片进行集成,实现暗部和亮部的增强,不过这一技术在动态画面捕捉上会失效,LTM增强技术则可以通过单帧实现亮区和暗区的增强,丰富阴影细节,改善对比度和锐度。
支持LTM增强
多媒体方面首次在骁龙600系列实现4K编解码,达到骁龙800系列的视频性能,更重要的是支持HEVC编解码,可以在相同视频质量的同时将提及压缩50%,大幅度节省带宽和内容存储空间。
整体性能方面骁龙652和骁龙820在实际应用层面差距并不是很大,比如基准性能和图像显示均有良好的得分,与竟品旗舰平台相比,性能更佳或者接近,vivo产品经理也认为骁龙652是小笼820之后最为强大的处理器之一。
骁龙652对比骁龙820
骁龙652对比竟品旗舰平台
另外今天的品鉴会上,骁龙也曝光了骁龙200、400、600和800系列的路线图,除了面向汽车的骁龙810A之外,一颗14nm的骁龙625也即将登场,也是首款采用14nm FinFET工艺的骁龙600处理器,配备8颗A53核心,支持X9 LTE全网通,上行速度提升至150Mbps,骁龙652的其他性能在625身上同样配备,并拥有35%更低功耗,旨在满足高增长细分市场。
高通产品路线图
骁龙625处理器规格曝光
未来高通还将通过在处理器之外实现更多功能扩展,实现射频前端的更多领域,进一步扩展骁龙平台,从而引领手机厂商走一条提升差异化道路。
原创文章,作者:gaozhiqiang,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ntutu.com/doc/1727.htm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