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Ace Pro首发评测:性能体验全面拉满的王牌

Antutu

阅读

前言:一加的性能变革,这次打出了“王牌”

说到一加手机,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

是从初代产品开始就坚持至今的,“真**爽”的机身手感设计?还是(国内机型)从未用过非旗舰处理器,在整个行业里都难得一见的对“性能”的坚持?亦或是曾经为人津津乐道的,采用极简功能设计,重视刷机可玩性的系统体验?

不得不说,历数整个手机行业,一加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最有个性的主流手机品牌,甚至可能都没有之一。也正是这种鲜明的产品个性,让一加已经积累了一批忠实的拥趸。

当然,对于任何一个手机品牌来说,仅仅满足现有的市场成绩都显然是不够的,如何能够获取更多消费者的青睐,永远都是摆在产品经理们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市场需求的变迁,一加也在最近这两年积极做出了一些改变。

一方面,一加在旗舰数字系列中引入了影像合作伙伴哈苏,通过高额的研发投入显著补强了影像体验。而另一方面,从一加8T、一加9R、一加9RT等机型开始,更是可以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这个品牌在有意地增强旗下部分产品的“游戏性能”体验。

到了2022年,一加的整个手机产品线更是迎来了可能是其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全新的一加Ace系列高调亮相,并带着更为年轻化的外观设计与更偏娱乐向的性能、充电设计,成功撬动了一批年轻爱玩的消费群体。而当时间来到2022年下半年,随着能效比大幅增长的新一代旗舰移动平台骁龙8+登场,我们也在第一时间迎来了一加Ace系列的又一款“性能王牌”——一加Ace Pro。

外观:不只是直屏,更有游戏操控黑科技

众所周知,由于高画质、高帧率手游最近几年确实红火,这也使得不少手机厂商在最近一两年都开始重视起这块市场,推出了不少采用直屏设计,具备高端性能方案的手机产品。

但纵观这些机型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中的绝大多数虽然性能、游戏表现或许不差,但机身的设计理念、材质做工有时候又往往会显得太过廉价,甚至是有些“玩具感”。

令人欣慰的是,一加Ace Pro显然注意到了年轻用户的需求。一方面,它采用了一块定制的6.7英寸柔性OLED面板直屏,在具备10亿色显示、100% DCI-P3色域、HDR10+高动态对比度和120Hz高刷的同时,还将屏幕边框宽度控制在了仅1.48mm的水准。

另一方面,作为一款主打娱乐体验的机型,一加Ace Pro也在系统层面针对这块屏幕做了一些优化。在诸多主流的长视频与直播应用中,它都能提供额外的画质(分辨率)和色彩增强。说得更直白点,也就是为用户变相省去了部分平台的“会员”费用。

当然,一加Ace Pro这块屏幕并不仅仅只有屏占比和色彩素质,其当然还具备着不俗的硬核“内涵”。720Hz的触控采样率、1000Hz的瞬发触控响应自不必说,其甚至还首发了基于滑动轨迹预测的“超感触控”技术,理论上能够大幅优化游戏中的跟手感,可以算得上是货真价实的游戏体验“黑科技”了。

外观:旗舰级工艺加持,熟悉的一加好手感

看完了机身正面的屏幕,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一加Ace Pro此次的后盖。不得不说,这的确可能是这款机型在外观方面的最大亮点。

正如大家所见,我们此次拿到的是一加Ace Pro的“黑森”配色。如果你是一位一加手机的老用户,可能就已经看出来了,其此次的机背设计很明显致敬了经典的“砂岩黑”元素。

不过实际拿到手中把玩就会发现,一加Ace Pro的机背质感与“砂岩黑”有明显差异,带来了一种更细腻、光滑的触感。

是的,在一加Ace Pro的“黑森”版本中,采用了其实是全球首发的“钻刻·双AG工艺”。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其整个蚀刻、打磨过程是在一整块0.65mm厚度的完整连续曲面玻璃上完成。工艺难度之大、良品率之低,也就可想而知了。

于是乎,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我们当然可以说,这代表着一加Ace Pro在工艺、手感方面,已经在同类机型中属于出类拔萃。但另一方面,“舍得”用上这种复杂的、甚至是业界独一份的工艺,也能让人看到一加如今对于Ace系列产品线的重视和认真程度,以及对用户的诚意。

性能:不只骁龙8+,更有内存与散热堆料加成

作为一台2022年下半年发布、主打性能与游戏体验的机型,一加Ace Pro此次在移动平台方案上的选择上,可以说是丝毫没有让人感到意外。

毕竟,靠谱的台积电4nm制程再加上进一步优化的CPU、GPU频率,确实让第一代骁龙8+无论是在性能还是能效方面,都成为了如今安卓阵营里傲视群雄的存在。

不过,一加Ace Pro此次在性能方面的“底气”,显然不只是依靠最新款的旗舰SoC而已。一方面,其此次的主打型号配备了高达16GB的满血版6400MHz LPDDR5内存,再加上系统本身最大+7GB的“内存扩展”能力,在多任务性能、多游戏挂机能力上也有望再度引领行业方向。

另一方面,一加Ace Pro也标配了目前最新的、超频版的UFS3.1闪存。从我们的实测结果来看,其闪存顺序读写速度的确比今年测过的绝大多数机型都更高,同时随机性能也确实达到了“超频版”UFS3.1该有的,300MB/s以上的高水准。

不仅如此,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一加Ace Pro这次更在机身内首创了面积达到5177mm²的“八通道全贯穿VC”。其采用全铜材质,无论是导热率还是尺寸都达到了一加手机史上最强,甚至比部分游戏手机的规格还要更高。

在26摄氏度室温下,我们使用安兔兔评测的压力测试功能对一加Ace Pro进行长达45分钟的满载“拷机”后可以看到,其几乎可以一直维持SoC的“全核全开”,没有出现明显的性能损失。对于一款仅有8.75mm厚、重量刚刚过200g的机型来说,能做到这一点,已经足以说明内部散热有多么“堆料”了。

在全新旗舰移动平台、顶配内存与闪存子系统,再加上堆料散热与积极性能调度策略的共同作用下,我们手头这台一加Ace Pro在安兔兔评测的综合测试中,得到了接近114万分的成绩,同时其AI测试分数也超过了306万分。这就意味着,一加Ace Pro不仅仅是已经充分发挥出了第一代骁龙8+的性能潜力,甚至是与同期的一些旗舰机或硬核游戏手机相比,性能释放表现都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

游戏实测:多项技术加成,高帧率低功耗兼得

看完了跑分,我们接下来终于要对一加Ace Pro的游戏表现进行实际体验了。

打开游戏,从屏幕侧面呼出一加Ace Pro的游戏侧边栏后首先就能注意到,这款机型着实是配备了不少用于增强游戏体验的辅助功能。

比如说,作为最早在手机上重视“振感”的品牌之一,一加Ace Pro此次配备了一颗旗舰级的X轴线性马达,并联合Richtap进行了振感调校,针对不少主流竞技手游都适配了定制的振感功能。

又比如说,针对喜爱高调“炫技”的年轻玩家,一加Ace Pro这次也准备了诸如屏幕光效、游戏语音播报等增强氛围感的有趣功能。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辅助功能。真正影响到一加Ace Pro游戏“核心体验”的,还是其此次的芯片级游戏稳帧方案HyperBoost。作为欧加系的标志性游戏增强技术,HyperBoost包含了基于AI算法进行游戏稳定性实时预判、在卡顿发生前瞬间提升性能的“GPA稳帧”,以及通过底层重排游戏图形渲染优先级,令GPU工作效率大增36%的“图形异构”两大核心技术。

除此之外,针对既重视游戏流畅度,又希望有着更长续航表现的玩家,一加Ace Pro这次的游戏性能设置里还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自适应性能调节”功能。可以通过玩家的反馈,不断地学习、摸索最适合用户习惯的性能调度策略等级,从而在“高流畅度”与“节能”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和平精英》·流畅画质·90帧模式:平均帧率89.7、平均功耗4W

在实际游戏测试环节,我们首先测试了轻负载、高帧率的《和平精英》。可以看到,一加Ace Pro全程跑满帧率,几乎没有任何波动,而且功耗也非常低。

《原神》·手动全最高画质·60帧模式:平均帧率58.5、平均功耗5.6W

其次,我们也使用手动全最高画质的《原神》对一加Ace Pro进行了超过1小时的考验。由于一加Ace Pro联合米哈游针对《原神》进行了联调,因此在这项测试中也表现出了两个十分明显的优势,一是游戏渲染分辨率全程保持810P的水准,其二则是在长达1小时的游戏过程中,能够持续“Hold住”游戏对于高性能的需求,不仅帧率可以基本跑满、同时卡顿数量也仅有个位数。

《王者荣耀》极致画质·极限帧率:平均帧率119、平均功耗5.6W

最后,一加Ace Pro还是目前为数不多,能够同时支持《王者荣耀》极致画质和极限帧率同开的机型。为了进一步加大难度,我们刻意选择了几乎一直在打团的“梦境大乱斗”进行实测。一加Ace Pro在连续多次10人团战的场景中,可以一直保持近120帧运行,无论卡顿还是降帧次数全都是0,表现也相当优秀。

从我们的最终实测数据来看,在强有力的移动平台、堆料的新散热设计、以及充分的软件底层优化的共同加持下,一加Ace Pro在多款主流的高帧率、高画质手游当中都跑出了惊艳的流畅度表现。特别是在帧率波动和平均功耗方面,一加Ace Pro的表现在当前的整个手机行业里,都确实算是名列前茅的表现,甚至可以说不输一些硬核游戏手机了。

快充测试:150W超级闪充,大电池与快回血兼得

能“跑得快”,当然还要 “玩得久”。好在,一加Ace Pro这次不仅配备了旗舰级的性能与散热组合,其电池与快充配置也几乎顶到了“天花板”。

首先从电池配置上来看,一加Ace Pro配备的是4800mAh的定制7C电芯,并通过定制的电池管理芯片以及“智能电池健康算法”和“仿生修复电解液”两大核心技术,实现了行业标准2倍以上的电池寿命,号称在1600次循环充电后仍有80%以上的剩余寿命。

其次在充电头端,一加Ace Pro更是直接标配了150W快充头和大电流专用充电线,无需再另外购买充电器、就能享受到超高率闪充。

开始充电2分钟后,手机显示电量已从1%来到了20%

充电开始不到5分钟,手机就已经充入40%电量

充电开始11分43秒后,手机电量来到80%

开始充电18分35秒,手机显示电量已达100%

从我们的实测结果来看,一加Ace Pro的150W闪充明显在充电的前半程速度极快。这就意味着如果需要在短时间“紧急回血”,那么插上去短短5分钟时间,手机就已充入近一半电量了。即便后半程充电为了保护电池而使得功率有所调整,但最终充满4800mAh的电池,也仅仅只用了不到19分钟时间,甚至比官方宣称的用时还要略短一点。当然,从这一点来看,一加方面在快充的宣传上可以说是相当“实诚”了。

相机体验:IMX766+光学防抖,拍照这次用心做了

最后,我们来聊聊一加Ace Pro这次的影像表现。众所周知,游戏玩家往往普遍对于“性能向”机型的影像表现,是并不会抱太高期待的,而“能扫码就行”可以说是反映玩家普遍心态的一句调侃。

但实际上,出于市场竞争的考量,手机厂商往往并不会真的在这类机型的影像配置上太过“随性”。比如此次的一加Ace Pro亦是如此:在形似自家旗舰的后摄模组中,塞进了一颗“货真价实”的、基于IMX766全像素全向对焦大底CMOS,并且具备光学防抖和全链路10bit色拍摄能力的旗舰主摄,再加上一颗800万像素超广角副摄,以及一颗200万像素的独立微距相机。

样张:楼梯(超广角) ISO269 f2.2 1/483s

样张:楼梯(广角) ISO267 f1.8 1/753s

很显然从参数上就能看出,大底、快对焦、带防抖的主摄,是此次一加Ace Pro影像配置上的最大亮点。不过从我们的变焦测试样张来看,这颗超广角副摄除了因为尺寸差异、感光能力相比主摄略弱外,在日常拍摄中的观感区别其实并没有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事实上,两枚摄像头之间的色彩一致性,意外地还挺高。

样张:火车站 ISO269 f1.8 1/873s

样张:火车站(2倍变焦)ISO100 f1.8 1/1153s

样张:火车站(5倍变焦)ISO103 f1.8 1/1648s

当然,得益于主摄本身堪称越级的规格,一加Ace Pro在变焦场景中甚至也有不错的可用性。哪怕是在5倍的放大倍率下,细节清晰度也可圈可点。

样张:汽水瓶 ISO231 f1.8 1/50s

样张:小霸王(人像模式) ISO336 f2.8 1/30s

同时,因为IMX766毕竟是一颗1/1.56英寸的大底,所以也使得一加Ace Pro哪怕是在不开启“人像模式”的情况下,本身的焦外虚化就已经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了。从其人像模式的实拍样张来看,得益于成熟的算法积累,“抠图”准确度也足够在线。

样张:猫 ISO348 f1.8 1/100s

100%放大

甚至从我们的实拍样张来看,一加Ace Pro的对焦速度和成像算法,已经足以应对一些较为简单的抓拍场景。当然,这就不仅仅得益于CMOS了,与顶级旗舰平台的高算力、高ISP吞吐量,也是脱不了关系的。

样张:楼房(夜景模式) ISO6784 f1.8 1/13s

样张:招牌(夜景模式) ISO3023 f1.8 1/20s

样张:江景(夜景模式) ISO6464 f1.8 1/13s

事实上,一加Ace Pro此次在影像方面,甚至还针对夜景成像速度与质量进行了专门的优化。从实拍样张来看,可以明显看到光学防抖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极高的ISO设定下,画面依然有着不错的噪点和过曝抑制效果,说明其进行了足够多的多帧合成运算。

而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一加Ace Pro虽然是一款“高性能”、且明显有为游戏玩家设计的机型,但其此次在影像方面确实还是有用心在做,而且也的确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日常的“随手拍”需求。

总结:各方面表现超预期,一加这次“方向对了”

总的来说,如果要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次一加Ace Pro的体验,可能最适合的就是“惊喜”了。

论外观,一加Ace Pro在当前的一众直屏高性能机型中,凭借着越级的机身工艺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与触感体验,更是会让一加手机老用户联系到曾经的老机型。

论性能,SoC+内存+闪存+散热全面“堆满”的规格,再加上积极的游戏调度策略,也让一加Ace Pro在理论性能与游戏中的表现,都达到了当前同级机型中无出其右的水准。特别是在稳帧体验上,其毫无疑问压倒了不少价格更贵、定位更高的产品。

当然,也不能忘记此次一加Ace Pro的影像表现。作为一款“非影像旗舰”,能用上IMX766的大底+光学防抖,甚至还有新算法的额外加持,不得不说一加这次的诚意确实很足,也给到了消费者一个大大的惊喜。

于是乎,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对于玩家朋友来说,这代表着他们现在有了一个游戏体验、日常实用性,甚至是外观“高级感”都全面拉满的、相当出众的新选择。而对于一加来说,在经过数代机型的探索,充分积累了在性能打磨方面的经验后,利用长板优势、聚焦性能赛道并持续深耕,无疑是个正确的方向。毕竟整个行业如今都在面对用户换机动力不足的现实问题, 不出“王牌”、无以制胜。

原创文章,作者:wanglei,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ntutu.com/doc/127831.htm

相关推荐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 ( 条)

返回
顶部